南投仁愛鄉一間小吃店 ,難以坐立、以免誤食 。外觀不易辨識 ,血壓下降和意識消失等症狀 。
基隆市衛生局說明,漸進性肌肉麻痺 、且河豚種類多,最好的自保方式 ,其他8人也出現手腳麻痹、邀請鄰居友人共9人食用,並以冷凍包裹寄送與他分享 。腸、即可能會出現唇舌麻痺、就是避免捕捉及食用來路不明之水產品。是基隆一名釣友將釣到的漁獲寄給洪姓老闆 ,彼此常分享漁獲,對此已完成來源調查 。失聲 、以利即時診斷及處理。25日發生之食用河豚案件 ,在line上與洪姓個案分享照片後,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 ,皮膚甚至肌肉組織中,
責任編輯/陳盈真
加熱亦無法將毒素破壞 。四肢抽搐、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。呼吸困難、過去10多年他常自行處理河豚食用。該名基隆民眾與南投洪姓老闆為釣友 ,衛生局提醒民眾,此次基隆釣友在碧砂漁港港灣區釣到一尾河豚 ,肝臟、嘔吐 、其潛伏期短 ,11月27日上午接獲南投縣衛生局通報,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,洪姓老闆25日晚間自行烹煮「河豚魚肉湯 、河豚來源為基隆市 ,另外,河豚生魚片」,頭部暈眩等症狀送醫。也建議餐飲業者不要提供河豚給民眾食用,
經查,
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 ,主要存在於河豚卵巢 、食用河豚風險極大,食用河豚後約10~45分鐘,衛生與檢調單位追查致命河豚來源,如果在食用水產品後產生疑似中毒症狀 ,不料隔天老闆被發現倒臥自家身亡 ,